交评即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准确掌握交评手续办理的全流程、各环节要点及关键材料准备要求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项目能否顺利获得合法合规的推进许可,更影响着项目未来在实际运营中与周边交通环境的融合度及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一、明确启动阈值
并非所有建设项目都需要办理交评手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明确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一般来说,当建设项目的规模或者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定阈值,如大型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就需开展交评工作。此外,若建设项目对适用的交通设施设置标准或规范指标进行调整,同样要组织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二、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报告
建设单位确定项目需进行交评后,首要任务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 业机构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这些机构应拥有熟悉交通规划、工程设计、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 业团队,能够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周边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公共交通设施等因素,对项目建成后的交通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交通改善措施和建议。
例如,在一些城市,要求交评编制单位具备城市规划乙级以上资质或为设有交通规划专 业的院校,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专 业技术人员,具备交通规划及交通影响评价相关经验。在苏州,申请备案的交评编制单位需提交可以反映本单位技术水平的3个交通影响评价项目成果报告等材料。
三、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
编制好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后,建设单位需向当地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指定部门提交评审申请及一系列材料。常见材料包括:
立项文件或设计方案征询:这是证明项目合法合规开展建设的重要依据,能让审批部门了解项目的基本背景和规划意图。政府部门核发此文件,在一些地区,本市政府部门核发材料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核验等方式免提交,具体以实际办理情况为准。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审申请表:此表用于填写项目的基本信息、建设单位信息、报告编制单位信息等,方便审批部门对项目进行登记和管理。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这是核心材料,报告内容应涵盖项目概况、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组织方案、静态交通设施规划、交通改善措施等方面,且需数据准确、分析合理、措施可行。
四、部门审核与评审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和材料后,将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开展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工作。不同地区的评审流程和参与部门略有差异。
在上海,市交通委参与设计方案或设计文件征询的建设项目,由市交通委负责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工作,其余项目由项目所在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评审机构会审查报告编制的技术路线、内容完整性、交通影响评价以及交通组织、静态交通、交通改善措施等方案。审查人员将从专 业角度出发,对报告进行细致审核,若报告存在问题,会要求编制单位进行修改完善。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县(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后,会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多部门专家以及专 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审查,在规定时间内出具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书给报告编制单位。审查通过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交通影响评价意见书给项目建设单位;审查未通过的,报告编制单位需按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报审核。
五、领取评审结果
经过审核与评审,若交通影响评价报告通过审查,建设单位将收到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评审通过意见。凭借此意见,建设单位可继续推进项目后续的规划、设计等手续办理工作。若报告未通过审查,建设单位需督促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次提交审核,直至通过为止。
办理交评手续是保障城市交通有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认真准备材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