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湖南公路安全评价报告中,专业涉路安评公司华咨交通工程师认为,跨越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有以下具体要求: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
1.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
- 详细调查施工路段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特征,包括不同时段(如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和夜间)的车流量、车型比例(如客车、货车的占比)等信息。这是制定合理交通组织方案的基础,例如,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分流措施。
- 分析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预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点和瓶颈路段。例如,对于连接重要城市的高速公路路段,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间施工,需要提前考虑额外的疏导措施。
2. 信息发布
- 提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如交通广播、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板、官方交通网站和社交媒体等)向社会发布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时间、地点、预计对交通的影响程度等。信息发布的时间应足够提前,一般建议至少提前一周,对于大型、复杂的施工项目应提前更长时间。
- 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方便驾乘人员询问施工相关信息。同时,在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收费站等场所发放施工告知宣传单,提供详细的交通组织示意图和绕行建议。
3. 交通设施准备
- 准备足够数量的临时交通标志、标线材料和施工围挡。临时交通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施工警告标志、限速标志、导向标志等,并且要保证其清晰、醒目、反光性能良好。
- 提前设置好施工区域的临时隔离设施,如防撞桶、水马等,用于分隔施工区域和行车道,保障施工安全和车辆通行安全。
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措施
1. 车道封闭与分流
- 明确施工期间需要封闭的车道数量和位置。如果只是占用部分车道,应根据交通流量合理安排车道划分,例如,采用渐变式的车道压缩方式,引导车辆平稳过渡。
- 制定科学的分流方案,对于无法正常通行施工路段的车辆,提供合理的绕行路线。绕行路线的选择要考虑道路的通行能力、与其他交通要道的衔接等因素。例如,引导车辆通过相邻的高速公路或国省道进行绕行,同时要确保绕行路线的交通标志设置清晰,让驾乘人员容易识别。
- 对于大型的跨越工程,可能需要设置临时的交通管制点,如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或重要的交通节点,安排交警或路政人员进行交通疏导,确保车辆按照分流方案有序行驶。
2. 施工区域交通组织
- 在施工区域内,合理规划施工车辆和设备的停放与作业区域。施工车辆应按照规定的路线进出施工区域,避免与社会车辆相互干扰。
- 设立专门的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的通道,通道的宽度和坡度应满足车辆通行要求。例如,通道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3.5米,以保证车辆能够顺利错车。
- 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秩序维护,设置交通引导员,指挥车辆安全通过施工区域。交通引导员应穿着醒目的反光背心,手持指挥棒,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和组织方案进行引导。
3. 交通信号控制
- 根据施工期间的交通流量变化,调整高速公路沿线的信号灯配时。如果施工导致交通流出现新的冲突点,如在临时的合流或分流处,应设置专门的信号灯进行控制。
- 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如安装车辆检测设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提高交通效率。同时,在施工区域附近的信号灯处,设置明显的提示信息,告知驾乘人员前方施工情况。
4. 车速控制
- 在施工路段设置合理的限速标志,根据施工的复杂程度和交通流量情况,一般限速范围在40 - 80公里/小时。例如,在施工区域较为狭窄、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应设置较低的限速。
- 采用测速设备对施工路段的车辆速度进行监测,对超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处罚,以确保车辆在安全速度范围内行驶。
三、施工后交通恢复阶段
1. 交通设施恢复
- 及时拆除施工期间设置的临时交通标志、标线和隔离设施,恢复高速公路原有的交通设施。
- 对施工过程中损坏的交通设施,如路面标线、护栏等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交通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检查交通信号灯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恢复其正常的配时方案,保证交通信号的准确性。
2. 交通流量监测与调整
- 在交通恢复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周左右),持续监测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观察交通流是否恢复正常。
- 根据监测结果,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或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如优化车道划分、调整信号灯配时等,确保高速公路的交通顺畅。